“我同意划扣账户里的2万元。”思虑再三,被告徐某最终同意了承办法官的建议。近日,贺兰县人民法院通过财产保全措施,成功调解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,促使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。
5年前,徐某因生意周转向杨某借款10万元,约定一个月后还款。杨某让徐某写下借条,并请来徐某的父亲作担保后,将10万元转给了徐某。
5年一晃而过,徐某的生意依旧没有起色。面对好友的多次催债,他以各种理由搪塞,闭口不谈还钱事宜。朋友的言而无信让杨某非常无奈:“整整5年了,我已经仁至义尽。我们法院见。”无奈之下的杨某来到贺兰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。
“通过财产保全措施可以防止财产转移,也可以促使对方尽快面对面解决问题。”案件受理后,承办法官向杨某详细释明财产保全措施的好处与作用,依当事人申请保全了徐某的银行账户。
“法官,我愿意调解。”不出所料,银行账户被冻结后,消失的徐某主动现身,承办法官当即组织两人进行调解。调解现场,承办法官依理依法向双方释法析理,两人的气氛逐渐缓和,徐某坦白其生意不顺,资金周转不开的难处。“这样吧,法院直接把你卡里被冻结的钱划扣给我,剩下的我们再商量。”看着老友犯难的模样,杨某作出让步。鉴于此,承办法官抓住机会向两人详细阐释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,明确指出徐某拒绝偿还借款将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并提出折中办法:“剩余欠款,徐某根据实际情况,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分期偿还。”
现场,徐某同意了承办法官先行划扣其账户中的2万元的建议。随着2万元的到账,当事双方就剩余欠款达成分期支付的调解协议。“我会在每期履行前与你联系,一定要接听电话,按时履约。”随后,法官提醒徐某务必按时履行还款义务。(通讯员 高源)